芦荟开花为正常自然现象,但是需要土壤、光照、温湿度、年龄等条件均满足时才会开花,花期为春末夏初。
芦荟属于百合目、百合科、芦荟属草本植物,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,生长适温20-30℃,适宜空气、土壤湿度分别为60-70%、50-60%,土壤以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、ph为6.5-7.2的土壤为宜。
一、芦荟为什么会开花
1、物种定义
芦荟是集观赏、药用、食用、美容于一身的多用途经济作物,别称库拉索芦荟、美国芦荟、翠叶芦荟等,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门、单子叶植物纲、百合目、百合科、芦荟属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,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,已被广泛应用于园艺、食品、美容、保健、医药等领域。
2、开花论述
芦荟开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,在温度、湿度、土壤、光照、年龄等条件均适宜时芦荟就能开花,从地域上看南方地区容易开花,北方地区则很少能看到芦荟开花,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,具体开花时间因品种、气候、养护等不同而不同,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,苞片近披针形,小花圆筒形、淡黄色。
3、生长习性
(1)温度:芦荟喜温暖,耐热,不耐寒,生长适温20-30℃,温度低于0℃时会被冻死。
(2)湿度:芦荟喜湿润,耐旱,不耐涝,最适空气湿度60-70%,最适土壤湿度50-60%。
(3)土壤:芦荟喜肥沃,以疏松、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宜,最适pH6.5-7.2。
(4)光照:芦荟喜阳光,耐半阴,怕烈日暴晒,长期在过于荫庇的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。
4、养殖方法
(1)盆土:芦荟喜疏松、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,最适pH6.5-7.2,忌黏性土和盐碱性土,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、河沙、基肥等配置,但配好的盆土必须经消毒才能使用。
(2)上盆:芦荟上盆应在春、夏季进行,冬季不宜上盆,上盆时把芦荟苗在盆中央放正,让根系舒展,填土覆盖根部后再轻轻将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压实,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。
(3)浇水:芦荟喜湿润,耐旱,不耐涝,夏季干燥少雨时要注意浇水保湿,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,其中春季、秋季可两天浇水一次,夏季每天早、晚都要浇水,冬季要少浇水。
(4)施肥:芦荟喜肥,及时施肥有利于植株生长,但忌施浓肥和生肥,生长期可每月施一次氮磷钾水肥,促使植株旺盛生长,气温偏高的夏季和气温偏低的冬季要少施肥或不施肥。
(5)换盆:芦荟一般1-2年换一次盆,宜选择4-5月或9-10月换盆为,换盆时要保持完好的土团,尽量不伤根系,换盆后放在半阴处养一段时间,完全缓苗后再移到阳光处养护。
二、芦荟为什么会烂根
1、烂根原因
(1)浇水太勤或积水
芦荟喜干,如果水浇多了就容易导致盆土排水不畅,根系会由于没有办法呼吸而腐烂,先烂根后烂叶,直至死亡。一旦发现水多了就要及时排水,检查它的根部,只要还没烂到叶子上就还有救。
(2)栽种的盆土有菌
芦荟应先再种入沙里(沙土也要)成活应该没有问题。芦荟生命力非常顽强的,和仙人掌差不多,只要养法得当,就能成活。
(3)施肥过多致烂根
施肥过多同样会造成芦荟根部腐烂,芦荟需肥量不是很大,每年施肥3-4次即可,冬天尽可能不要施肥。
(4)盆土板结致呼吸受阻
芦荟适合在排水性良好的疏松土质中生长,如果排水性不好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,从而导致根茎腐烂。当发生根茎腐烂时,除了注意以上几点,也要看土壤是否合适,如不合适应及时更换。
2、防治措施
(1)晒干根部:可先拔出植株,然后把烂的地方割掉,在阴凉处晾干,不要暴露在强光下,以免晒伤根部,大概需要5天左右,然后放入新土里即可,大概一个月就生新跟了。
(2)少浇水:芦荟喜干,如果在盆里浇水过多会造成根部腐烂,所以不要浇水过勤,春夏两季大概7天浇水一次即可,秋冬季节尽量不要浇水,可在叶面上洒水。
(3)少施肥:施肥过多同样会造成根部腐烂,每年施肥3-4次即可,冬天尽可能不要施肥。
(4)换土:芦荟适合在排水性良好的疏松土质中生长,如果排水性不好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,从而导致根茎腐烂。当发生根茎腐烂时,除了注意以上几点,也要看土壤是否合适,如不合适应及时跟换。
(5)打药:当出现烂根情况时,看是不是有病虫害,及时喷打一些相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