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施氮肥:棉花需肥量大,每长100kg棉花需吸收氮磷钾35-40kg,各生长阶段需求不同,前期氮多,后期磷钾多,施肥不当易导致疯长。
浇水不当:水分是棉花的重要组成部分,各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,生长中土壤含水量需在60%-70%,浇水过多易导致疯长、贪青晚熟。
种植密度过大:种植棉花若密度过大,导致田间隐蔽、光照不足,光合作用减弱,养分合成少,易出现疯长。
一、棉花为什么会疯长
1、疯长原因
(1)偏施氮肥
①棉花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,通常每生长100kg棉花就要吸收氮磷钾元素35-40kg,但是它的每个生长阶段对于氮磷钾肥的需求皆不相同。
②生长前期对于氮元素需求较大,磷钾元素较少,而到了后期则是相反,对于氮元素需求较少,磷钾元素较多,所以施肥时要注意这一点。
③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一特性,施肥时施用大量的氮肥(尿素或碳铵),导致植株疯长。
(2)浇水不当
①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,在生长时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,和肥力一样,各个生长阶段对于水分要求皆不同。
②在生长过程中土壤平均含量达60%-70%,整个生长期有三分之一的水分消耗于蒸腾作用,但是如果浇水过多,就会导致它出现疯长现象,严重出现贪青晚熟。
(3)种植密度过大
在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,导致田间隐蔽,光照不足,导致棉花的光合作用减弱,合成的养分较少,导致疯长。
2、防治方式
(1)加强肥水管理
①在施肥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肥料合理配合,不宜过量的施用单一肥料,当出现已经有疯长的现象时,要停止施用氮肥,增施磷钾肥,再结合修剪,将疯长的趋势控制下来。
②对于水分一定要控制好,不宜过多,也不宜过少,干旱时浇水,阴雨时要做好排水防涝措施,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%为宜,在8月底时要停止浇水,以免影响到产量。
(2)摘枝去叶
在苗期疯长时,可将主茎下部分的叶片和枝条剪除,这样植株可减少根系的养分供应,植株会恢复正常生长。
(3)中耕
可结合中耕除草时,对植株进行深耕,破坏部分根系,使根系吸收养分的速度下降,如果严重时,可将四周根系切段。
二、棉花僵苗的原因及防治方法
1、温度水分
(1)在移栽时通常在5月份,这时正是气温变化的时期,高温多雨,昼夜温差大,棉花在生长时极易导致失水,如果补水不及时就会导致僵苗,另外移栽气温低12度,会使植株的根、茎、叶受冻,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,形成僵苗。
(2)防治方式:在播种的时间上合理恰当,移栽时尽可能避开气候多变的时间,如果气候不宜,可推迟移栽时间,另外在移栽后要保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,及时浇水,但在阴雨天气要做好排水防涝措施,温度较低时,可通过覆盖稻草或地膜增加地温,施肥也是增加地温一种方式,避免低温伤害到根系。
2、施肥不当
(1)施基肥时施入较浅,导致植株的根系和肥料直接接触,浓肥就会导致植株的受到损伤,造成烧根现象,或者是在施肥后没有及时覆土,不浇水,导致肥料分解速度较慢,一旦发生大雨,就会导致植株造成肥害,从而造成僵苗。通常在施基肥时越大,移栽后遇雨越早,雨水愈大,而植株的僵苗就越严重,还会伴有一些生理性病害症状。
(2)防治方式:施入基肥时不宜过量,基肥一定要深入土层,在加盖一层土,防止根系直接接触到肥料,每次追肥时可兑水调整成稀薄的肥水,这样还能加快植株的吸收。
3、棉苗和移栽质量差
(1)在育苗时因为管理不当,导致幼苗素质较差,多弱苗和病苗,远远低于正常的幼苗,导致移栽时成活率极低,就算成活后也极易间苗。另外在移栽时由于整地较差,移栽时过深或过浅、封土不严等情况,都会导致幼苗生长细弱或萎缩不长,造成僵苗。
(2)防治方式:在育苗时一定要严格进行,不论时苗床的选择,土壤选择以及苗床管理,尽可能满足幼苗生长的所需的条件。在移栽起苗时,不要对幼苗长出损失,尤其是根茎部位,将弱苗和病苗剔除,移栽时不深不浅,盖土压紧埋实。
4、病虫害
(1)在移栽后由于土壤和管理原因,导致植株受到病虫害的侵扰,也会形成僵苗。比如立枯病、炭疽病、枯萎病、蓟马、棉蚜等病虫害,会使得植株叶片曲卷,根系生长细弱,植株矮小,形成僵苗。
(2)防治方式: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要大意,以预防为主,发现病虫害危害要及时治疗,治疗好之后,在每亩追施尿素30-50kg,外加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,可促进其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