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毒:每周全场消毒一次,病死鹅及时深埋并使用消毒粉进行处理。
引种:加强引种关的把控,引进健康鹅种,避免引入病鹅。引种后,需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。
免疫:种鹅开产前3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免疫,7-10天后进行第二次免疫。
分蛋:孵化设备、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,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。
一、小鹅瘟预防
1、消毒:全场定期(建议每周一次)消毒,针对垫草、料槽、场地,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。对病死鹅要作深埋,加入消毒粉(如三氯异氰尿酸钠、生石灰等)处理。
2、引种:把好引种关,引进健康鹅。避免带回疫病,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。
3、免疫: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第一次免疫,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,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,间隔7-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,将疫苗作10倍稀释,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。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,孵出的鹅雏才能产生免疫力。
4、分蛋:炕坊内的孵化设备、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,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。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,防止“混蛋”,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,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。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,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。
二、小鹅瘟治疗
1、发现本病,应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》规定,采取严格控制,扑灭措施,避免扩散。扑杀病鹅和同群鹅,并深埋或焚烧。受威胁区的雏鹅可注射抗血清预防。污染的场地,用具等应彻底消毒。发病地区的雏鹅,严禁外调或出售。
2、对于发病鹅群也可以用小鹅瘟免疫血清防治。用患小鹅瘟康复鹅的新鲜血液加10%的2.5-5%柠檬酸钠溶液,小鹅颈皮下注射,1.5-2.5毫升/羽,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,有好的防治效果。患病鹅若感染其它细菌病,每羽小鹅应肌注混入1000-2000单位庆大霉素,早晚各1次,2d后再连用庆大霉素2-3天。
3、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治此病的一项关键措施。出壳1-2天的雏鹅,每只皮下注射0.5毫升,保护率达95%左右,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.5-1毫升,治愈率为85%,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,每只注射0.5毫升,保护率达90%。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-15℃冷暗处保存,有效期通常为一年。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,可试用病毒灵口服,每日1-2次,每次1片,会有一定的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