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多穗是受到遗传特性、异常天气、病虫害侵染、肥料营养配比不合理、种植密度过大等因素的影响。
遗传特性:玉米腋芽的发育进程因品种而异。
异常天气:玉米抽雄期遇到高温,此时它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,如果缺水,花粉粒会脱水死亡,影响雌穗受精和玉米的生长发育,此时植株体内的营养会运输至其它果穗中,在叶腋中潜伏的腋芽获得养分后,会开始发育,继而形成多穗现象。

一、玉米为什么会多穗
1、遗传特性
不同品种玉米多穗现象发生程度不一。主要是不同品种的腋芽发育进程不一样造成的,与品种有一定关系。

2、异常天气
(1)玉米的生育季节比较短,玉米开花的适温度为25-28℃,湿度为60%-90%,开花散粉有利,低于18℃或高于38℃,花粉成活率低,成活时间过短。
(2)湿度低于60%,开花减少,花粉因缺水成活时间短,湿度过大,花粉不易散开,遇水或露珠容易吸水胀裂,失去活力。

(3)玉米大喇叭口在抽雄期遇高温天气。这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极大,此时如果遇上高温天气,高温不断地炙烤导致花粉粒水分蒸发殆尽,花粉粒脱水死亡之后上部的雌穗不易受精,玉米的生长发育便会受到阻碍,植株中的养分便会被其他果穗吸收,下面叶腋中潜伏的腋芽在吸收了营养之后开始发育,这样便形成了多穗现象。
(4)干旱缺水,雄穗抽不出或抽时过长,雌雄不同期,难以相遇受精。玉米喇叭口至抽雄期是需水临界期,如果缺水造成卡脖旱,雄穗出不来或出来时间过长,雌蕊花粉丝已死,“雌雄难遇”即使抗旱浇水,可以抽穗,因为高温雌穗发育落后,不可及时吐丝,雄穗散粉结束后,雌穗才开始吐丝,田间没有花粉,不能受精,花期不遇,营养下移,刺激下部腋芽生长,形成一株多棒。
(5)连续阴雨、多雾、低温、寡照。阴雨寡照,气温低,抽雄时间过长或受其它杂菌感染丝黑穗病,无粉或不散粉,花丝有雨水、露珠,花粉吸水破裂死亡,没有办法受精,空穗无籽。过剩营养下移,导致多穗发生。

3、病虫害侵染
(1)玉米遭受病虫害侵染出现多头多穗。如中前期害虫啃咬,失去生长点或心叶扭曲环绕,顶端失去生长优势,下部萌发,造成多头多穗。
(2)蚜虫、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,如病毒病、粗缩病,玉米体内会产生毒素,打破玉米体内的平衡,导致第1顶端优势丧失,下部腋芽生长,生成多芽,至而多穗。发病越早,情况越重,病株叶面可见“厚而黑”病害特征症状。

4、肥料营养配比不合理
(1)我们一直说,玉米种植注意水肥管理要跟上,不可让玉米缺水缺肥,那样的话,会影响其正常生长,但是,水肥过多的话,也不是特别好,由于大肥、大水是玉米形成多穗现象的原因之一。
(2)在玉米雌穗分化阶段,若水肥充足,过多营养物质植株没有办法消耗,会使茎节上的多个腋芽萌动发育,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。

5、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多穗
种植过密,导致叶片互遮,花粉粘落叶片,难到柱头,无法受精,促使下部腋叶发育,形成多穗。

二、避免玉米多穗的方法
1、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良品种
首先选用国家审定并推荐种植的品种;其次,根据农业部门推荐的品种布局选种;第三,从正规种子经营店购买质量可靠的种子,索要发票、妥善保存。

2、加强水肥管理
(1)玉米抽雄前后需水量,是对水分敏感的时期,要求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70-80%,如果水分欠缺,应及时灌水、保墒,以确保雌、雄穗均衡发育,降低多穗的发生。
(2)根据不同品种需肥特性、种植区域、方法、时期等,确定施肥元素及配比。

3、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
地温稳定通过12℃作为适宜播种期;抢墒或坐水播种,做到一播全苗,抽雄散粉期错过高温多雨季节。合理密植有助于通风透光,提高光能利用率,促进个体发育,降低多穗的发生。

4、加强田间管理
及时中耕除草,保持土壤疏松,发现多穗及时掰掉,保留一个果穗,防止消耗养分,确保目标果穗养分的供应及积累。对抽丝偏晚的品种或植株采用人工辅助授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