苯氧羧酸类:2,4-D丁酯和2甲4氯钠可促进植株生长。
苯甲酸类:麦草畏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,导致叶片畸形生长。
喹啉羧酸类:二氯喹啉酸防稗草,氯钾喹啉酸防猪殃殃。
噻唑羧酸类:草除灵施药后可通过叶片吸收输导到植物体。
吡啶氧乙酸类:氯氟吡氧乙酸、三氯吡氧乙酸等植物施药后可让叶片快速吸收。
一、除草剂的种类
1、苯氧羧酸类
品种如2,4-D丁酯、2甲4氯钠。作用途径类似于吲哚乙酸,微量的2,4-D可以促进植物生长,高浓度时则使分生组织的分化被抑制,伸长生长停止,植株产生横向生长,致使根、茎膨胀,堵塞疏导组织,从而导致植物死亡。
2、苯甲酸类
品种如麦草畏(百草敌)。也有类似于吲哚乙酸的作用,可以导致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停止,组织增生,植株生长畸形。
3、喹啉羧酸类
品种如二氯喹啉酸(快杀稗)、氯钾喹啉酸。可以有效地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,导致大量脱落酸的积累,造成气孔缩小、水分蒸发减少、二氧化碳吸收减少、植物生长减慢。有趣的是,二氯喹啉酸可以有效防除稗草,氯钾喹啉酸可以有效防除猪殃殃。
4、噻唑羧酸类
品种如草除灵(高特克)。施药后,通过叶片吸收,输导到整个植物体。杂草中毒症状为,生长停滞,叶片僵绿,增厚反卷,新生叶扭曲,节间缩短,死亡。气温高作用快,气温低作用慢。
5、吡啶氧乙酸类
品种如氯氟吡氧乙酸(使它隆)、三氯吡氧乙酸(盖灌能)等。施药后非常快被植物吸收,并传导到全株各部位,使敏感植物畸形、扭曲。至于其具体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。
二、除草剂的原理
1、抑制杂草的光合效率,使杂草不可制造新的养分,待其消耗掉自身贮存的养分后使其“饥饿”而死。
2、抑制杂草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移,使得该过程成为徒劳的消耗,最终杂草会由于缺乏能量、体内的各种生理变化过程没有办法正常进行而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