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水稻之父为陈日胜,为广东省湛江市人,是“海水稻”发现者、研究者和“海稻86”的长期培育者。
海水稻:海水稻可于盐碱地、海岸沙滩等处种植,产量相对较低,但是营养成分更加丰富。
普通杂交稻:普通杂交稻适合在一般农田中种植,产量较高,但是营养成分不及海水稻。
一、海水稻之父的籍贯
1、海水稻之父是陈日胜,他是广东省湛江市人,是国内的一名农业科学家,“海水稻”发现者、研究者和“海稻86”的长期培育者。
2、陈日胜在湛江的稻田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,培育出了高产的海水,袁隆平院士称他为“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、抗病性强、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”。
二、海水稻和普通杂交稻的区别
1、适应环境
(1)海水稻主要适应于盐碱地、海岸沙滩等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,具有抗盐碱、抗倒伏、抗病虫害和抗涝等特性。
(2)普通杂交稻适应性较强,适合在一般的农田和耕地中种植,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。
2、产量
(1)海水稻的产量相对较低,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,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和优化。
(2)普通杂交稻的产量较高,通常是普通稻种的两倍以上。
3、营养成分
(1)海水稻的营养成分更丰富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钠、钙、镁等营养成分,每100克米粒中含有14.6克蛋白质和17.6毫克钠。
(2)普通杂交稻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,100克大米中通常含有6.7克蛋白质。
三、海水稻的价值
1、解决人口粮食问题
(1)中国盐碱地规模大,大部分土壤严重盐渍化土壤,水稻、小麦等粮食植物难以在这些盐碱地生长出来。另外,滩涂地还会被海水大量覆盖淹没,除了生长一些红树木以外,大部分都是处于荒废的状态。
(2)研发海水稻,可以充分的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,解决粮食问题。海水稻具有抗盐碱,抗涝能力,可以抵抗盐碱地和滩涂地的伤害,可以正常生长及结实。
(3)海水稻生长后可以长到两米高,且具有抗倒伏的能力,在滩涂地中,即使海水完全淹没海水稻,只剩若隐若现的叶尖,但是退潮后依然生长清秀。
2、改善环境,制造有机绿色食品
(1)海水稻的种植不仅仅利用滩涂地生产粮食,还能防风消浪、促淤保滩、固岸护堤、净化海水和空气,具有如红树林通常的生态和社会价值。
(2)海水稻的根系深30-40厘米,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,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,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。
(3)另外,海水稻的生产过程中,可不使用化肥,不喷洒农药,即可优良地生长,产出有机绿色食物。
3、科研价值
(1)海水稻具有抗涝、抗盐碱、抗倒伏、抗病虫等能力,为了得到更优良的品种,可将海水稻与普通高产水稻杂交得到更优良的品种。
(2)这样既能得到高产,也能在盐碱地等生长,同时不仅仅高产,而且能更好地利用撂荒的土地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克隆一些有特定功能的基因,导入不同物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