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及时清理害虫越冬场所,集中焚毁杂草以及稻草。
2、化蛹盛期摘去并捡净田间三角蛹苞,盛蛾期装灯进行诱杀。
3、幼虫初龄期时,选择敌百虫、敌敌畏、喹硫磷、杀虫双或乙酰甲胺磷等药剂进行防治。
4、水稻孕穗到齐穗前时,每亩撒施1-1.5kg的5%杀虫双大粒剂,或每亩使用150-200ml的25%杀虫双水剂兑水稀释喷雾。

一、怎么防治稻螟虫
1、形态特征
(1)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,卵粒扁圆形,初产时淡黄色,孵化前变紫色;幼虫老熟时绿色,头部黄绿色或淡褐色,行走时似尺蠖。

(2)成虫暗黄色,雄蛾翅深黄褐色,后翅灰黑色,雌蛾体型稍大,体色较雄蛾略浅,前翅淡黄褐色,后翅灰白色。

(3)稻螟蛉在广东一年发生6-7代,以蛹在田间稻茬丛中或稻杆、杂草的叶包、叶鞘间越冬。年中多发生于7、8月间为害晚稻秧田,其他季节通常虫口密度较低。偶尔在4、5月份发生为害早稻分蘖期。

2、为害症状
(1)稻螟蛉幼虫从稻田池边向池子中央蔓延,食害稻叶,1-2龄将叶片食成白色条纹,3龄后将叶片食成缺刻,严重时叶片仅剩中肋。

(2)有些被稻螟蛉危害的叶片,同时感染性褐斑病,叶片就会发红。必须及时用药,避免扩散。

3、发生规律
(1)以蛹在杂草中及田间散落稻草叶苞中越冬,少数在稻草或稻秸中越冬。成虫具夜出性,趋光性强。卵产于叶片中部或叶鞘上,卵常常3-4粒1行,也有2行排列的;单雌卵量250粒左右。

(2)卵多于清晨孵化,初孵幼虫常在附近稻株上为害,呈核心分布。幼虫受惊即跳跃下落,随水飘移后爬至其他植株上为害。
(3)晚稻秧田受害较严重,早稻中、后期亦可受害。幼虫共6龄,老熟幼虫通常爬至叶尖,吐丝缀叶成三角形叶苞(俗称棕子苞),再咬断叶片,致虫苞落入田间,在其内化蛹;亦有在叶间吐丝结茧化蛹的。

4、防治方式
(1)清除害虫越冬场所,减少虫源;秋收后及早春清理田边、沟边杂草,收集散落及成堆的稻草集中烧毁,消灭越冬场所。

(2)化蛹盛期摘去并捡净田间三角蛹苞。

(3)盛蛾期装灯诱杀。
(4)掌握在幼虫初龄使用药剂防治,可选用90%敌百虫结晶或80%敌敌畏乳油,或25%喹硫磷800-1000倍液喷雾,或每亩用18%杀虫双250-300毫升或30%乙酰甲胺磷120-160毫升兑水40-50公斤喷雾。或每亩用甲敌粉1.5-2公斤喷粉。

(5)重点要抓好2代2化螟和部分地区的2代3化螟的防治,并以水稻处于孕穗到齐穗以前的稻田为重点。亩用5%杀虫双大粒剂1-1.5千克撒施,也可亩用25%杀虫双水剂150-200毫升,或25%杀虫双水剂100毫升加BT乳剂100毫升,任选一种,对水60-75千克常规喷雾,或对水5-7.5千克低量喷雾。

(6)性诱剂:二化螟性诱剂专化性强,省工、省时、经济有效。

二、水稻钻心虫防治措施
1、选择抗虫水稻品种
(1)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,可以对水稻品种进行更换,减少感虫品种,扩大抗虫品种种植面积,具有优良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可以抑制钻心虫取食、产卵和孵化。

(2)同时合理布局水稻种植,同一品种水稻集中种植,防止钻心虫辗转侵害。

2、消灭越冬虫源
通过耕翻种植或浅旋耕灭茬,减少稻桩残留量,清理稻草,铲除田边、沟边的茭白、杂草,以减少虫源,破坏螟虫越冬场所,降低螟虫越冬成活率。

3、水稻钻心虫防治药剂
(1)水稻大田期防治螟虫(钻心虫),可以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,掌握在其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,也可以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结合防治纹枯病、稻曲病、稻瘟病等病害合理用药综合防治。

(2)适时足量使用阿维菌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茚虫威、氯虫苯甲酰胺、四氯虫酰胺、乙基多杀菌素、氰氟虫腙等药,一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,可以因地制宜选用。

(3)茚虫威、乙基多杀菌素对大龄幼虫也有较好防效,虫龄大的田块可以优先选用这些药及其与阿维菌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剂防治。

(4)氯虫苯甲酰胺、四氯虫酰胺内吸传导性强,有助于保护新生叶片,持效期长,对大螟、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低龄期害虫具有非常高的活性,在防治适期或者结合总体防治适当提前施药,一般能取得理想防效。


